在所有的景何互联网企业中
,告警经常性的养成误告,都是合格让技术人员最头疼的问题之一。试想一下,景何在凌晨两三点时 ,养成你收到了来自告警平台的合格电话告警,于是景何你揉了揉惺忪的双眼 ,短暂的养成回味了下刚才的云计算美梦
,下床打开电脑,合格开始排查问题,景何却发现这是养成一个误告 ,线上业务都是合格在有序的运行当中
,于是景何你关上电脑,重新上床睡觉,养成但此时你已睡意全无,在床上辗转反侧一个小时才睡着 ,于是乎
,第二天同事看到了一脸沧桑的服务器租用你。这种误告一次两次还能接受,但如果是每隔一天或者是每晚都会触发呢 ? 因此在互联网行业中,频繁的误告通常会遇见如下几个问题: 单位时间内有效信息获取率变低,技术人员很难从频繁的误告中得到真正有问题的告警; 真正的问题发生时 ,犹如《狼来了》一样,认为都是误告,大大加长了问题的发现时间; 降低技术人员的源码库工作效率,每天都沉浸在对于各种告警的处理当中,降低人员产出; 在对于SLA告警的摸索阶段
,团队就已经预估到后面可能面临着大量噪音的骚扰,因此组建起一个告警测试群
,用于针对性的调优;团队为了测试线上告警误告水位,测试性地将SLA场景告警规则进行接入。果不其然,上个厕所回来,群里已经积攒上百条告警了
,根本无法提取出有效的模板下载告警,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告警规则配置都是相对单一的,全天候就一条规则,如 : 为了在告警正式上线后
,大家晚上能有一个如婴儿般的睡眠 ,我们自然而然的就启动了对于噪音的治理工作。而告警噪音的治理最重要的就是源码下载对于利弊的权衡
,如果阈值设置过高 ,可能线上问题无法发现;如果阈值过低,又会导致噪音频发,所以对于阈值的调整里边有很大的学问
。 区分业务场景 。我们创新性地将场景分为平稳型、波浪型 、突发型 ,它们的定义如下: 平稳型
:日常流量波动在30%以内,流量波动小; 波浪型 :日常流量波动在30%以外 ,流量波动较大; 突发型:日常流量波动在30%以内,免费模板但在遇见某些突发情况下,如重大活动或者时间,波动会超过30%; 针对不同类型的场景,我们也拥有不同的告警配置方案
,比如平稳型,那么就可以评估一下该场景的波动范围,在其正常的波动的范围内,进行设置阈值 ,比如大部分时间我们的取消订单,相比于前七天的平均值,波动在30%以内,如下: 那么我们经过两三天的观测,我们就可以将告警阈值设置在30%,于是告警的设置就会如下: 上升告警也是同理,将阈值设置到30%。 那么针对于波浪形告警,我们的阈值范围可能就会设置的大一点
,比如到50%,并且设置与昨日同比等多种规则来限制噪音 ,例如: 这样我们配置的规则就会相对复杂,利用昨日以及基线的量来进行综合判断
。 在我们告警都上了之后
,发现白天的噪音相对有了一定的改善 ,但夜间由于流量波动大,导致经常性流量波动比能大于30%,进而触发告警 ,如下图所示: 如果在这个时候,我们为了适应夜间的大波动
,而将30%的阈值拉长
,修改到50%甚至80% ,这样的话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噪音的产生;但在另一方面
,我们的告警发现率可能会大大降低。假如出现线上故障的时候
,流量波动下小于我们设置的阈值范围,那么整个配置都没有意义 。在这个时候
,我们就开始构思区分白天和夜间
,跑两套规则,保证噪音相对较低的同时,也能反映出线上的问题,于是取消订单的规则就变成了如下所示 : 与此同时,我们也发现,线上流量并不稳定
,可能这段时间低一点,过段时间来个大促,流量就上升的厉害,导致告警频繁的触发 ,这个时候技术人员又会面临大量的告警骚扰,而很难从中发现真正有问题的告警 。 10月1号大盘数据 告警触发数据 在此基础上,整个团队集思广益,讨论如何破局。因此就有了如下的解决方案,既然线上流量是实时波动的
,容易受各种事件影响,那么基线为何一定要简单粗暴的只取前七天的一个平均值呢?为何我们不能在此基础上,让基线也可以动态调整,并且尽可能匹配线上流量呢? 如上图所示 ,当我们实时流量与线上真实流量偏差较大的时候,我们可能让基线尽可能的靠近线上实时流量,从而更好的评估线上流量水平 ,不至于让我们的告警失灵,产生过多的噪音;针对取消订单场景
,我们也做了如下调整
: 调整前(红色部分表示波动超过30%) 调整后(红色部分表示波动超过30%) 从大盘上可以看到,明显经过调整后,大部分时候的波动能够保持在30%内,大大减少了噪音的产生。 C端告警数据 B端告警数据 整个团队在现有基础成果上,为了减小人员的投入以及负担,开始探索能否有一种手段,可以让大家不为了应对线上水位变化,而频繁调整SLA场景基线呢? 答案就是智能基线 ,智能基线它能根据过往的数据 ,智能的推测出流量的曲线图,并评估出流量的最高水位(上限)以及最低水位(下限),在保证告警噪音相对较小的情况下,帮助我们更便捷以及灵敏的发现线上问题
,并且保鲜周期也能进一步拉长,配置规则也进一步简单化,便捷化
。 时间段 告警等级 平稳性 波浪形 突发型 白天 P0 任意条件: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智能基线值环比下跌XX%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智能基线值环比上升XX% 所有条件
: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上线比高于XX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智能基线值环比上升XX% P1 任意条件
: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智能基线值环比下跌XX%&持续XX个点位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智能基线值环比上升XX%&持续XX个点位 任意条件: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上线比高于XX&持续XX个点位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下线比低于XX&持续XX个点位 任意条件: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上线比高于XX&持续XX个点位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下线比低于XX&持续XX个点位 P2 夜间 P0 所有条件: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上线比高于XX&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智能基线值环比上升XX%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下线比低于XX&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智能基线值环比下跌XX% 所有条件: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上线比高于XX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智能基线值环比上升XX% P1 所有条件: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上线比高于XX&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智能基线值环比上升XX%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下线比低于XX&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智能基线值环比下跌XX% 任意条件 :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上线比高于XX&持续XX个点位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下线比低于XX&持续XX个点位 任意条件 :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上线比高于XX&持续XX个点位 XX总量最近30s求和与预测下线比低于XX&持续XX个点位 P2 一些比较特殊的场景可能会有些差别 ,但绝大多数场景都可以按此进行配置
,还是以取消订单为例,智能基线大盘如下 :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此场景的波动比例基本在上下限控制以内,而对应的一般基线如下: 从刚开始的对于噪音治理的探索
,到现在极低噪音的治理成果,这是整个团队的努力造就的
。从分场景,分时间段
,到根据流量动态调整基线
,再到现在的智能基线
,眼看着它在越变越优秀
,这是让我们稳定生产人打心底感到自豪的。也相信也不久的将来,我们的NOC-SLA告警能够报出更多的线上问题的同时 ,也能产生更少的噪音。1、合格前言
2、治理

















3、总结